课间15分钟,如何推广开?有哪些难点堵点?
课间15分钟,如何推广开?(大家谈·今天,如何让孩子们身上有汗、眼里有光)
12月1日、15日,本报教育版推出头条报道《看,孩子们身上有汗、眼里有光》《5分钟“微改革”,带来什么?》,聚焦多地中小学延长课间时长,引起热烈反响。网友纷纷留言,讲述身边见闻,畅聊见解期盼。把课间还给孩子,如何走深走实,有哪些难点堵点?本期,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,与网友共同探讨课间“微改革”之道,分享育人实践与思考。
——编 者
对话嘉宾:
訾艳阳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
于海龙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学校校长
罗 涛 湖南衡阳市珠晖区实验小学副校长
拖堂、占用等现象时有发生,应把完整课间留给学生
网友留言:
“若有些学校拖堂两三分钟,再提前三五分钟打预备铃,课间真的能有15分钟吗?”
罗涛:网友的这种担心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。我曾观察到,在一些学校,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,或出于多讲一些知识点的想法,有时会出现拖堂的现象。
今年10月起,我们学校推行课间15分钟,也遇到过难点。个别老师担心教学任务无法完成,或课间管理难度增加,对改革有些犹豫。对此,学校积极引导老师转变观念,认识到课间“微改革”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益处。同时,学校也提出严格要求:打铃即下课,拒绝拖堂。15分钟课间,1分钟也不应打折。
訾艳阳:改革过程中,统一理念十分重要。西安交大附中兴庆校区从今年11月起实行课间15分钟,首先是逐级统一理念,提高老师们的认识。
其次,学校在各学科组教研时进行了研究,规范教学环节和流程,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。课间有专人督促,记录未能及时下课的班级,进一步向老师了解情况。
课间与课堂、休息与学习,是有机的整体,让孩子休息好、玩好是教育的重要一环。实践证明,在课间活动得越充分,课堂上思维越活跃、注意力越集中、学习效率越高。“课上课下精神饱满,学习热情高涨”“以前课前常有迟到进教室的学生,如今孩子们的课间更从容了”……这是老师们写下的心声。
于海龙:老师是否拖堂,一定程度上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关。在我们学校,很少听到“拖堂”这两个字——原因是,学校进行了课程改革,改进了教学方法,有了不一样的课堂样态。我们提倡任务式教学,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掌握知识。课堂上,学生自主探究、小组学习的时间多了,老师讲课时间相对减少。这样一来,也就没了拖堂的必要。
长期靠“生拉硬拽”“软磨硬泡”推动孩子学习,对于激发内驱力没好处。我们倡导老师提高课堂效率、用有限时间完成教学任务,而不能靠无限制地投入时间来解决问题。在邀请第三方对学校进行诊断、评价时,“高效课堂”是重要指标,其中就包括考察老师是否占用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、自主时间,并对老师提出建议、做出引导。
强制安排课间活动不利于激发创新意识
网友留言:
“有些学校依然把学生‘圈’在教室。”“希望课间少点‘精心规划’,多增加自由活动时间,不只是排队做各种课间活动。”
于海龙:强制安排课间活动不利于激发创新意识。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由“管理导向”向“育人导向”转变。机械化管理往往意味着简单、统一,而育人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。
学生不喜欢“被设计”的课间。课间延长到15分钟后,我们在校园里新投放了许多游戏器材,如脚踩式泡泡机等。投放器材前,我们一般不提前给孩子打招呼。校园里突然“冒”出一个新器材,孩子们有新奇感,就会围在一起主动研究怎么玩。创新,往往在自由、放松的状态下产生。如果束缚太多,很难催生创新。
訾艳阳:学校兴庆校区位于主城区,活动空间确实有限,但我们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辟场地。如,操场是立体的,一层、二层是开放式体育馆,三层是田径场,每一层都直接和教学楼相连,学生可以很快到达各个场地。
罗涛:学校、老师、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引导也很重要。我们学校举办了“全员文体活动”启动仪式、亲子趣味运动周、田径运动会等活动。老师在课间带头走出教室,组织、引导学生活动,并鼓励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强调户外活动的好处,培养运动兴趣,共同促进孩子们充分利用课间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。
厘清权责,共筑校园安全防线
网友留言:
“有的学校以安全为由,除上厕所外,不让孩子出教室。”“有些学校的课间,老师要守着学生活动。班级不安静休息、出现打闹情况,就通报批评。如此防范,是否妥当?”
訾艳阳:安全方面的压力当然是有的,但不能因噎废食。推行课间15分钟前,学校兴庆校区提前对校园各角落进行了多轮安全隐患排查。如今,校领导每天都会在校园中巡查,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。
此外,开展课间活动时,校领导会走出办公室、关注学生课间情况,德育处、教务处等老师会到指定点位进行保障,体育老师也会做好各项运动的专业指导。学校还有志愿服务学生团队,同学们课间会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。
与此同时,学校也希望能获得更多家长的支持和理解,以及相关部门在法律层面的保障,完善校园安全事故处理程序,为学校解除后顾之忧。
罗涛:日常安全教育也很重要。如每天放学前1分钟、每周放学前5分钟、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,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教育,其中就包括关于课间安全的内容。
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。如我们将安全知识融入飞行棋地面游戏,游戏里的每一步都对应着一个安全知识要点。学生们在课间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能接受安全教育。
于海龙:如果为了避免安全事故,什么运动都不让学生做,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极大不尊重。
学校刚安装秋千时,不少老师提出反对意见,担心太危险了——磕着碰着怎么办?但是,不能因为这个就不让孩子玩了。
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,要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。实践中,学生经过一段适应期后,就有了规则意识。老师也会引导学生在跨学科课程中自主制定秋千使用办法,如,最多几人同时乘坐、测算秋千摇摆的安全距离等。
深化教育评价改革,树立科学的办学导向
网友留言:
“光有课间15分钟还不够。家庭作业多不多?睡眠够不够?主要还是要真正落实‘双减’,不然孩子依然很累。”
訾艳阳: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字字千金。除了课间15分钟改革,学校兴庆校区还从本学期起,每周在初一年级开设5节体育与健康课程,初二、初三年级开设4节体育与健康课程。我们希望校园更加充满活力、更加人性化、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,让学生们不仅掌握知识,还提升社交技能,学会如何更好地学习生活,如何在忙碌与休闲之间找到平衡。这是一种自然而健康的育人状态。
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毕业班的学生更懂得合理规划时间。最近,孩子们流行在课间打羽毛球,这一风气恰恰是初三学生带动起来的。我们发现,一些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下课后喜欢下楼打羽毛球,学校就购置了一批移动羽毛球网,有时老师也参与。看到学校的鼓励和引导,学生们玩得也更放心、更开心了!
罗涛:近年来,我们严格落实“双减”工作要求,健全作业管理机制。为了增加课间的时间,我们把学校原有的早读时间进行了压缩,目的也是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时间。
未来,期待家庭、社会都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。家长不应过于注重分数,而是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待教育。注重帮助孩子养成健康成熟的人格、强健的体魄,为一生打好基础。
于海龙:期待深化教育评价改革,树立科学的办学导向。如,改革学校评价,克服重智育轻德育、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;改革学生评价,树立科学成才观念,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。
(人民日报 记者 吴月)
教育新闻精选:
- 2024年12月26日 07:29:35
- 2024年12月22日 09:30:47
- 2024年12月08日 10:59:08
- 2024年12月03日 10:13:21
- 2024年12月03日 07:25:48
- 2024年11月30日 08:36:20